俗语道:胃病,三分治七分养。养胃,即清养胃阴,是一种治疗胃燥津伤、胃阴不足的养生方法。而这里说的养其实不单单指养胃,而是脾胃共养。为何是脾胃共养呢?中医认为,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,二者互为表里。脾主运化,胃主受纳,脾为胃行其津液,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、吸收以及对全身营养的输布和滋养,体现了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的作用价值。当脾胃功能出现异常时,人的抵抗力也随之变差,一系列的疾病也会随之产生,因此更要着重保养脾胃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姚娓
胃生病大多和饮食不节有关,脾生病则大多与人过度劳累相关。虽然脾胃的病因不同,但必须一起养:
一、饮食调养
脾胃有三怕:一怕生;二怕冷;三怕撑。因此要养好脾胃,须注意饮食上的生、冷、撑。脾胃最喜欢细碎的食物,因此吃东西时最好做到反复咀嚼,将食物尽量嚼到细碎,减少胃腐熟食物的负担。同时,反复咀嚼可延长饮食的时间,给大脑充分的缓冲来接收饱腹信号,防止饮食过多致撑。因此,养脾胃要做到饮食有节、细嚼慢咽、忌食生冷。
二、运动调养
适当运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,加强消化能力,增强食欲,让气血化源充足,精神旺盛。饭后散步是不错的选择,可选在饭后30分钟左右出门散步,可快可慢,有助于调顺气血,帮助脾胃运化,使精微物质的输布更加及时充分,以达到祛病防衰的效果。从中医经络理论的角度来说,人体各脏腑在脚上都有对应穴位,而人的第二、三脚趾与肠胃相关,故经常活动能起到强健脾胃的效果。
三、情志调养
脾在志为思,思虑伤脾,思虑过度的人容易出现不思饮食、食后腹胀等症状,因此良好的情绪对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很大的影响。保持心情的愉悦,可寄情于各种文艺、书、画、音乐、会友聊天等,使自身精神愉快,可使气血调达,气机通畅,则脾胃升降有序,消化吸收功能正常。
“养脾胃就是养元气,养元气就是养生命”,固护好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就是守护好自己的健康和生命。脾胃好,则一切都好。
文案:鞠文雪
插图:刘德
排版:刘德